您现在的位置:新闻中心 >> 中药常识

中药常识

柿子通身是宝

柿子是一种非常受大家喜爱的水果,因其色红形圆,人们常取“事事如意”的谐音“柿柿如意”,来表达一种美好的祝福。

柿子含有糖类、各种维生素、微量元素和蛋白质,营养价值很高。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“柿,高树,大叶圆而光泽,四月开小花,黄白色,结实青绿色,八九月乃熟。”

柿子全身都是宝,各个部位都可入药。

柿皮

柿皮是柿子没有成熟的青色果皮。柿皮味甘、涩,性寒,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。《滇南本草》中记载:“柿皮贴疔疮无名肿毒。”将未成熟的柿子摘下,削取外果皮,贴敷在患处即可。

柿蒂

柿蒂是柿的宿存花萼,也就是通常说的“柿子把儿”。其味苦、涩,性平,归胃经,具有降逆下气、止呃的功能,柿蒂味苦降泄,专入胃经,善降胃气而止呃逆,为止呃要药。因其性平和,故凡胃气上逆所致各种呃逆均可应用。如《济生方》中将柿蒂与丁香、生姜等同用,治胃寒呃逆。

柿叶

柿叶一般秋季采收。柿叶味苦、性寒,归肺经。其具有清肺止咳、凉血止血、活血化瘀的作用,常用于肺热咳喘、肺气胀、各种内出血、津伤口渴等。

高血压、高脂血症患者可取柿叶、茶叶各适量,用沸水冲泡约15分钟即可饮用。该茶饮可不拘时服,每日1~2剂,但要注意晚上不要喝,以免影响睡眠。

此外,柿叶还可以治疗面部褐斑,方法是青嫩柿叶晒干,研成细末,取50克与凡士林50克混合调匀,临睡时涂搽于黄褐斑处,第二天早上洗去。一般连续使用15~30天,黄褐斑可慢慢消退。

柿花

柿花,顾名思义,是柿子树的花。花落时采收,具有降逆和胃、解毒收敛的功效。其主要治疗呕吐、吞酸。《滇南本草》记载“(柿花)治一切呕吐、吞酸流液”,可取3~6克,煎汤服用。柿花也可外用,“柿花晒干为末,治痘疮破烂搽之。”

柿饼霜

柿饼霜指的是柿饼外所生的白色粉霜。其味甘、性凉,归心、肺、胃经。具有润肺、止咳、生津利咽、止血的功效。主要治疗肺热燥咳、咽干喉痛、口舌生疮、吐血、咯血等,还能治慢性气管炎。遇干咳喉痛可用柿霜温水化服,每日2次分服。但因为柿饼霜性凉,所以风寒咳嗽者禁服。

建议大家适量食用柿子或柿饼,并且最好不要空腹吃。柿子和柿饼中都含有较多鞣酸,空腹或大量吃,会和纤维素、蛋白质等物质形成不溶于水的柿结石。柿结石会引起急性胃痛、腹痛、腹胀、恶心、呕吐、肠梗阻等症状。如若肠胃功能本身存在病患,柿结石存留在胃里长时间不能排出,会对胃黏膜产生刺激,导致出现炎症、溃疡等慢性损伤。

柿子或柿饼虽然好吃美味,但并不适合所有人群。凡脾胃虚寒,痰湿内盛,外感风寒,脾虚泄泻,或患有疟疾等症的人群均不宜食用。《神农本草经疏》记载:“肺经无火,因客风寒作嗽者忌之。冷痢滑泄,肠胃虚脱者忌之。脾家素有寒积及风寒腹痛、感寒呕吐者,皆不得服。”《随息居饮食谱》记载:“凡中气虚寒,痰湿内盛,外感风寒,胸腹痞闷,产后,病后,泻痢,疟,疝,痧、痘后皆忌之。”

另外,柿子虽好,但也有食用禁忌,最好不要和以下食物一起吃。

1.螃蟹。《本草图经》记载:“凡食柿不可与蟹同,令人腹痛大泻。”

2.章鱼。章鱼味甘、性咸寒,无毒。其性冷而不泄,柿子甘涩性寒,二物同食,有损肠胃,易致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症状。

3.海带。海带中的钙离子可与柿子中的鞣酸结合,生成不溶性的结合物,容易影响消化吸收,导致胃肠道不适。

4.白薯。吃白薯后胃里会产生大量盐酸,柿子在胃酸的作用下产生沉淀。沉淀物积结在一起,形成不溶于水的结块,既难于消化,又不易排出。

           时间:2021-11-26  来源:中国中医药报  作者:□ 穆元培 北京中医医院

首页  |   公司概况  |   新闻中心  |   产品中心  |   招商合作  |   人才招聘
Copyright 2010-2011 Corporation,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东省药材公司中药饮片厂
联系人:【中药饮片合作、加工、直销、代理】方先生|手机;138 2512 4000|电话;0757-8562 0502 【中药材采购、供应合作】方先生|手机;138 2512 4000 彭先生|手机;135 4258 0064 【精制袋泡中药饮片】杜先生|手机;138 2978 8861|电话;020-8403 206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(粤)-非经营性-2011-0058
地址: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河村工业区   粤ICP备11015009号-1 sla 3d打印